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在里约奥运会后加入土超豪门瓦基弗银行队,征战土耳其联赛,“留洋”的三个赛季共随队收获八项冠军,还曾获得2017年和2018年世俱杯MVP
在今年1月举行的女排超级联赛决赛第三回合较量中,天津女排以3:1战胜上海队,拿到队史第12座联赛冠军奖杯,这也是朱婷职业生涯中首次获得中国排超联赛冠军
而如今的报道环境,自然又在相当程度上放大了C罗的这种标杆作用
当然,人们对球员的印象本来就在相当程度上来自社交媒体,甚至根据这种印象来判断球员的社交媒体“该发”什么东西
但要论和“训练刻苦”这个概念的联系,人们印象中关联性最强的几乎肯定是C罗
研究还显示,球员转会价值下降幅度最多的俱乐部是马赛,高达37.9%
入选最佳阵容的7人中有4人来自天津女排,除了主攻朱婷、李盈莹还有二传姚迪、副攻王媛媛,其余3人分别是北京汽车队副攻张宇、江苏中天钢铁队接应龚翔宇和广东恒大队自由人林莉
比如不谈或者少谈天赋而夸大C罗的努力带来的成果,甚至抛出只要够努力就能成为C罗的论调
根据原计划,中国女排将受邀参加于4月21日至26日在东京有明体育馆进行的东京奥运会排球项目测试赛
在足球界的信息传播中,符号化的倾向也很明显
可以想象,在关于足球运动员身材的话题上,会有媒体将泽-罗伯托和C罗放到一起,称赞这位老将的自律程度和身材水平
所以了,人们看起来“只说”C罗刻苦,一是因为C罗确实惊人地刻苦而且名气够大,二就是放大化的表述方式
”“他将会成为世界上好的前锋,而我觉得他也会想要加盟世界上最好的俱乐部——皇马,并在他的偶像——齐达内手下训练
泽-罗伯托的敬业精神也令人赞叹那你要问了,笔者撰文吐槽这件事情,标题不还是把泽-罗伯托和C罗扯到了一起?的确,这也是因为C罗和“刻苦训练”的联系度,已经高到足以用“比肩C罗”就可以描述一名球员有多努力或者肌肉线条有多震撼
这样的描述当然不够合理,对被描述的球员以及C罗而言,也都不全面和不公平
理由也很简单,因为在足以吸引巨大关注的球员们中,C罗是最能体现“训练狂魔”这一概念的,无论从身材、生涯成就还是社交媒体动态而言都是肉眼可见
El Akabawy说:“如果第二次遇到赛季取消,萨拉赫一定会感觉受到了诅咒,要是不能夺冠,他肯定会很痛苦
这谈不上对错,只是在说这种传播方式给人留下的印象
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泽-罗伯托的身材的确,C罗的刻苦、自律和敬业精神早就无需多言,也能轻松找到全方位无死角的佐证材料
C罗非常喜欢晒训练内容,但呈现出来的状态和结论实际上是一种“印象管理”
换言之,人们可能会觉得只有C罗的刻苦才叫刻苦,或者说只有看到C罗加练的新闻才会感叹主动加练
特维斯的点评,又进一步树立了C罗无敌的形象:训练你想比他早到?不可能的,兄弟
而要成为被消费的对象,物品必须变成特殊的符号